日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经信委)传来喜讯,今年上半年,全市户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6亿元,增长13.7%,比去年同期净增29.19亿元;累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列全省第3位,分别比第1位(凉山13.5%)、第2位(泸州12.8%)低1.5、0.8个百分点。 随着我市灾后产业重建步伐不断加快,我市工业战线通过强化要素保障,促进企业生产,加快项目建设,打造园区平台等措施,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平稳发展,为灾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增加值增长12%,规上工业经济增速全省靠前。这意味着,我市规上工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将给正在“打硬仗、补欠账”、实施“后发追赶”的雅安注入一剂兴奋剂。 上半年,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行业运行、重点企业发展情况怎样?工业发展有何特点?如何保障全年目标的实现?记者就此采访了市经信委。 累计用电37亿度 工业用电稳步增长 上半年,全市工业用电量累计为.72万千瓦时,增长10.03%,占全社会用电量的85.1%,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18个百分点,列全省第3位。 市经信委分析认为,工业用电增长与工业增加值增长排名相当,符合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趋势,反映出我市工业经济持续向好,电力供应和电量消纳两旺。 总产值亿元 特色优势产业加速发展 今年上半年,全市“3+1”优势产业(水电电冶、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实现工业总产值.71亿元,净增20.4亿元,增长11.5%,占全市工业总量的81.6%。 其中,水电电冶实现工业总产值.34亿元,增长10.9%;机械制造实现工业总产值28.79亿元,增长6.4%;农产品加工实现工业总产值35.93亿元,增长16%;新材料新能源实现工业总产值22.65亿元,增长14.2%。 市经信委分析认为,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我市把主导产业的培育作为产业重建的重点工作,坚持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倾斜,加快提高资源综合效益,促进工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使特色优势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行业最高增长71.57% 重点行业运行平稳 上半年,我市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值67.43亿元,增长8.6%;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产值53.41亿元,增长16.2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产值25.44亿元,增长39.44%;茶叶加工业实现产值17.29亿元,增长16.33%;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16.29亿元,增长2.5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产值8.33亿元,增长3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产值10.18亿元,增长4.1%;纺织业实现产值7.58亿元,增长23.11%;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5.02亿元,增长9.78%;非金属矿采选业实现产值4.53亿元,增长71.57%;食品制造业实现产值4.14亿元,增长28.73%;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3.28亿元,增长5.6%。 市经信委分析认为,全市电力、汽车、化工、医药等行业发展平稳;纺织、茶叶、煤碳、矿冶、食品等行业发展较快,高于全市发展平均水平。 实现产值亿元 重点企业支撑发展 上半年,全市58户重点、成长型企业实现产值.66亿元,增长9.73%,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的58.1%。其中,38户重点企业实现产值.66亿元,增长9.22%;20户成长型企业实现产值24亿元,增长12.23%。 上半年,全市产值上亿元企业有61户,共实现产值.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65.26%。其中,水电龙头企业国电瀑布沟16.92亿元;机械制造龙头企业建安公司12.67亿元;电冶龙头企业一名特种合金6.89亿元;新材料新能源龙头企业中雅科技5.02亿元;生物制药龙头企业三九药业2.62亿元。另外,雅电集团实现产值8.87亿元,四环电锌4.49亿元,华能宝兴河4.15亿元。 市经信委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我市在电力排序、电价补贴、融资协调、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对重点优势企业的倾斜和支持,支持其做大做强,有力地促进了重点、成长型企业的发展。 增加值增长12% 多措并举冲刺全年目标 为了实现全年目标,我市工业系统将从加快项目推动工作、加快区域合作步伐、加强园区平台建设、强化资金保障、强化电力保障、加强统计工作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全力冲刺全年目标。力争全年实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超省下目标4个百分点。 市经信委分析认为,年5月至8月我市工业经济均为负增长,基数相对较低,全年增幅也不高,在年初我市预测工业经济将呈低开高走之势。今年二季度以后,我市工业经济将会随基数降低而增速加快,加上下半年新增部分项目投产拉动,其中王老吉、英马电动车等投产新增5亿元以上产值;江苏名邦投产后新增上亿元产值;一名微晶今年能新增5亿元产值;22户企业技改扩能,新增12亿元以上产值。预计能顺利实现全年目标。 (雅安日报) 赞赏 长按鐧界櫆椋庤兘娌荤枟濂藉悧涓尰瀵圭櫧鐧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