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4.20一周年”——群团组织参与

社会治理的“雅安模式”

导语: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大量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自发前往灾区,迅速参与到应急救援中,在发挥强大“正能量”的同时,也呈现出了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响应及时与无序参与、数量众多与缺乏统筹、热情高涨与专业缺乏、弥补“失灵”与引发矛盾并存的现象。

4.20芦山地震一周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市社会管理服务组带领下,雅安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探索形成了“党政领导、群团实施、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雅安模式”。

“雅安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搭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平台

(一)创建中心体系。纵深式工作机构和扁平化服务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对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最广范围联系、服务。4月25日,省抗震救灾社会管理服务组迅速成立,在芦山等8个县(区)、乡镇建立17个省属工作站,并指导灾区迅速成立了市、县抗震救灾社会管理服务组,从而构建起省、市、县纵深到底的社会管理服务工作机构。4月28日,省社会管理服务组在芦山创设“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立足芦山,辐射灾区,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抗震救灾。5月12日,遵循“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省市县联动”的工作思路,挂牌成立雅安服务中心,指导雅安7个县(区)迅速建立分中心、在重灾乡镇建立服务站,搭建起了在社会管理服务组领导下的省市县乡四级扁平化服务平台体系,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提供入驻办公、政策咨询、需求发布、活动协调等开放式服务。

(二)明确中心职责。雅安服务中心下设接待部、服务部、项目部、综合部。负责指导各县(区)服务中心工作;收集、汇总和发布信息;招募、培训、派遣人力资源;整合社会资源,对接重建项目,加强统筹协调;做好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登记报备、有序引导、情况掌握,提供相应的后勤信息服务。县(区)服务中心指导乡镇服务站点开展工作,重点负责收集上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开展活动情况,承接项目落地等工作。乡镇服务站点重点负责收集上报灾区需求信息以及项目实施协同等工作。

(三)建立工作制度。坚持工作联系会、信息分享会、重建工作通报会、援建项目进程通气会、活动分享会、项目发布对接会、培训交流会“七会”制度,着力实现中心多元化协同、开放式服务、项目化运作、科学化评估、制度化运行,把中心打造成为一个集信息发布、项目对接、公共服务、孵化培育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平台。

二、引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依法有序开展工作

(一)主动联系协调。对参与抗震救灾的所有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做到信息发布、登记报备、有序引导、情况掌握;对组织派遣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做到全过程服务、协同、认证;对入驻中心的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地、项目对接、项目实施协助、培训交流、法律咨询等服务。截至目前,累计登记报备社会组织个,吸引中国扶贫基金会等49家社会组织入驻中心,有效联系个社会组织。截至目前,坚持在灾区长期服务的社会组织共计90家,建立了个服务站点。

(二)实现信息共享。坚持每天通过QQ工作群、中心官方微博、专题网页、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安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anzx.com/yasly/7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