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先进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 前两天,重庆的“房市”才上演了一波“速度与激情”,这两天就有人出来蹭热度,推出一个“重庆即将出现的无人区”的短视频,龙兴被其归为重庆即将出现的三大无人区之一。没有太多意外,甚至还有些许同感,只是龙兴这个片区,是我到重庆的第一站,也是付出心血和感情最多的区域,心中难免百感交集。 美丽的错误 重庆早该往西的,至少从那些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但重庆也该往北和往东的,至少从自己的圈子来看。只是,城市的发展不可能仅局限自己的一亩二分地,先不谈国家战略不战略的问题,就说资源吸附能力便够了。 遗憾的是,重庆前20年并没有如此,直辖后的百废待新以及城市化浪潮的声势无暇顾及于此。当人们看到逐渐摊大的城市,听见属于自己城市的名字,感受今日昔比的基础设施,真不会有人还会冷静思考城市的命运。所以,人们的自信心开始爆棚,甚至,但凡扯上四川,或是是这看到这两字,心理都莫名的厌烦和暴躁。一首“太阳出来喜洋洋”是重庆民歌还是四川民歌可以上书庙堂、一顿家乡饭是重庆菜还是川菜可以引动各路神仙,一条早该落地的渝西高铁是过达州还是过万州可以争论好几年……,无一例外,只因这些都不够显得重庆够重庆。而隔壁的广安、达州、遂宁、泸州这些曾经直辖前重庆的同胞兄弟,远离成都经济圈,都眼巴巴地将重庆视为经济省会,甚至拿上政府工作报告。然而,这一切,在坊间就像是一个笑谈。 所以,当重庆一路往东、往北被视为理所当然。哪怕隔壁的那座一直让坊间耿耿于怀的成都已然开始突破行政区划将环成都的德阳、眉山、资阳、雅安这些区域中心城市都开始用高速和高铁串联起来也没能给重庆带来启发,似乎那只是四川的事情罢了。龙兴,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幸运儿,在条件更好的渝西浅丘人民的艳羡中华丽丽地登场。这不仅是开发热土,更是人们至今还津津乐道的全国第三个副省级开发新区的核心区。 这是全城人民都默许和期待的,因为,只有发展这些区域才是发展重庆。 直到10年已经过去,当初“再造一个重庆”的豪言壮语似乎也还在耳边回荡,事实却有些事与愿违。没有人去追问这些,因为还有更多可以让人们去解释和理解的东西。直到这两天“房市拍地”的速度与激情,直到有人胆敢将龙兴列为“重庆即将出现的无人区”之一,人们或许才如南柯一梦,原来,这或许还真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曾经火的发烫的两江影视城 并非那么不堪 龙兴真的就会衰了么?或者龙兴真有这么不堪么?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无论是这届政府大手笔的都市圈,还是上届政府的中新合作示范区以及党中央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又有那一项不囊括龙兴。轻轨4号线、轻轨15号线,距离江北国际机场10来分钟的车程,铁路东环线的枢纽,第二绕城高速和绕城高速穿境而过,亚洲杯足球赛事中心……,试问又有哪个区域可以如此傲娇? 事实上,不要说执政者们,就是连我这样一个打工人,在龙兴仅仅是生活过1个月后也意识到了龙兴的危机。是的,危机。15年10月,在编制两江影视城产业发展规划时,我就将龙兴的原住民(农转非)和龙兴定位的高端制造业基地理解为危机,道理很朴素,一是原住民无法支撑高端制造业,高端制造业也解决不了原住民的就业问题,原住民在花光拆迁款后还是会像其他地区的农民工一样流失到其他地区去;二是精英阶层不会选择在工业集中区和农转非的原住民混杂区置业和留下来,何况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还将面临逆城市化发展,就如发达国家穷人住城里,富人住乡下。原住民留不下,期待中的精英留不下,这不是危机是什么? 好在那个时候的龙兴还有两江影视城、际华园、龙兴古镇、排花洞这些立足旅游的项目,因为旅游是劳动密集型的绿色节能产业,想想应该是可以留住原住民,提升一些区域品质的,引来除工业技术精英之外的其他行业精英的。何况,还有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合作示范区在加持,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业应该是大有可为的。于是,在两江影视城年复业火的一塌糊涂的时候,我也膨胀了,甚至开始以为文化旅游或许将可能成为龙兴的支柱产业,将工业园区这几个字从之前的规划和定位中抹去。于是,年,和一群有共识的同仁共同煽动老板出资召开文旅融合座谈会,还大言不惭地以重庆“大山、大水、大都市”为开篇,认为大山、大水的标志性旅游目的地已经有了,就缺一个能够代表城市的旅行目的地,也当仁不让地认为主城所有A级景区里,只有龙兴这一个片区才具备建设严格意义上的AAAAA级景区的资源条件和物理空间。而且,也自以为是地认为,建好AAAAA级景区,再建旅游经济开发区,这符合龙兴的客观条件,也符合中新合作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定位。 然而,我错了,这不过就是一场意淫罢了。但就是这个意淫,却是硬生生地支撑着我在后来无论遭遇多少排挤和奚落以及多少其他机构招揽时依然在龙兴继续呆了两年。以致,在今天如果还有人问我,龙兴到底有没有希望,我还是会坚持回答希望大大的,但继续坚持工业和所谓的高精尖,我一丁点都不看好。 上万个停车位也不够用的车满为满 不可能不明白 我都能看懂的问题,我深信,这个社会没有人会看不懂。 我现在还偶尔去龙兴,我甚至还是没有放弃想在龙兴搞文化旅游产业相关的事情,哪怕我已然离开了两江影视城的平台。 每当我看到盛兴大道明显高于年的车流,特别是早晨往龙兴方向和下午往主城方向经常堵车时,我还是经不住为龙兴高兴和担忧。高兴的是,都堵车了,说明好起来了。担忧的是,堵车并非流量过大,却是货车、施工车太多、太慢还喜欢占道,这明显不符合这个区域未来发展的需求,人们也根本没认为龙兴是一个宜居之地,顶多就是一个上个班混口饭吃的地方罢了。当然,在两江影视城复业火爆那年,龙兴的房地产市场也狠狠地火了一把,从鲜有问津到一房难求再到现在卖不动,还真有些跟两江影视城的命运相同呢。用那个短视频形容两江影视城那般——有气无力。 我不会去看那些所谓的数据和报告,也不太会认为这个跟4号线轨道交通和15号线轨道交通修建有什么关系,春江水暖鸭先知,就这些表面得不能再表面,浅显得不能再浅显的东西,一看就懂。 建设中的两江协同创新区 或许另有高人 曾经,还做着梦,龙兴,文化旅游会大放异彩,成为主城区文化旅游产业和服务业及服务贸易业的发展高地和人居环境高地。只是这个梦太天真,如同年参加北京文博会做论坛嘉宾时跑去忽悠北京电影学院和一大堆头部影视制作机构来龙兴投资兴业时,那些大人们对我讲的那般,孩子你太天真,你只是代表一个企业罢了,而且还只是民营企业。 在梦还没有做醒的时候,两江影视城隔壁的协同创新区横空出世,甚至不知不觉间,两江影视城也在协同创新区的范围之内。协同创新,我很喜欢这四个字,甚至常常以自己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而沾沾自喜。 于是,在一个梦没有实现时,另一个梦又出现了,文旅+科技,完美! 直到我看到市政府报告,原来此科技非彼科技,还是工业罢了。 想要的那个科技,在高新区。 我心中顿时凌乱不堪,两江影视城的发展本来与我的想象当中的差距已经够大的了,何况两江影视城与区域的差距现在更是如鸿沟。 或许,是我层次太低,还有太多风景看不到,也想不到,亦如人们经常开玩笑说的贫穷限制了想象力。穷,我承认,但缺想象力我是不承认的,文人的那点清高和自负,我从来不缺。只是,此想象力与彼想象力不在一个镜面,所以,肯定另有高人,不在我熟知的领域,也不在我接触的世界。 大势所趋,无能为力。我到了该承认自己的狭隘与弱小的时候了,也是该梦醒的时候了。 于是,我悄悄地来,也悄悄走。 虽然不服气,但我服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anzx.com/yasly/97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