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4/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掺茶技艺。郝立艺摄

千秋蒙顶,中国名山。年12月8日,骑遍四川·年“环茶马古道”雅安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即进入“名山时间”。

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和世界茶文化圣山。在中国,有着上亿的喝茶人口,与之同样多的,是自行车保有量。借着赛事的东风,当自行车遇上茶,遇上名山,自然而然,就奔赴一场寻根之旅。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公元前53年,吴理真在蒙顶山驯化野生茶树,开启世界人工植茶之先河。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年),蒙顶山茶始作贡茶,作为天子饮用和祭祀祖宗的专用品一直沿袭到清代,历经年从无间断。北宋时期,西域僧人甘露法师住持蒙山,辑《蒙山施食仪》远播海内外。名山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宋朝,在名山设茶马司,专司茶马互市事宜。如今,名山区还有世界唯一现存的古代管理茶马交易的机构遗址——雅安市名山区新店镇茶马司。

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发表《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确立了“蒙顶山是世界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历史地位。年,首届蒙顶山国际禅茶大会发表了《蒙顶山禅茶文化宣言》,确立蒙顶山禅茶文化发源地地位。目前,四川名山蒙顶山茶文化系统获荣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背靠青藏高原寒流,前迎成都平原热气流,冷热交替形成了多云、多雾、多雨的气候特征,常年烟雨蒙蒙,雨雾茫茫,蒙顶山因此得名。这里自古有着“西蜀漏天、中心蒙山”之说,特殊的气候条件同时也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良环境。

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成功上榜。

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严谨细腻、工序讲究,形成了色香味形兼具的特质。光绪《名山县志》所记,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幂覆,久凝不散。制茶师纯手工制作的同时,须与火丹师密契配合,具有现代技术的不可复制性。

“蛟龙出海”“飞龙在天”“吉龙进宝”,掺茶师手持长一米多的长嘴铜壶,翻转腾挪,提壶把盏,准确将水注入杯盏中。

“中国茶道艺术的活化石”——蒙顶山长嘴壶茶技“龙行十八式”是这里独有的掺茶技艺。在大多数人心目中,茶道似乎是追求静穆优雅的高雅艺术的代表,“龙行十八式”茶技却以阳刚之美独树一帜,成为古今茶文化中一道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

到了冬季,骑遍四川·年“环茶马古道”雅安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赛之际,名山区年羊肉汤季即将开幕,“川藏线上第一汤”将必定能为每位游客、骑行者带来一阵暖意。

雅安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名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anzx.com/yasrk/144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