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地、坡地为主的八步乡李家村,道路基础设施落后,群众观念守旧,且因道路交通不通畅,传统的蔬菜种植业的发展势头也非常的疲乏,想要增收致富却显得有些耐人寻味。按照中央精准扶贫的要求,年1月,雨城区公安分局区公安分局国保大队综合中队中队长郝益被选派到八步乡李家村担任“第一书记”。郝益把警察执行力强的作风带到了工作中来,现在的李家村,已经有58户贫困户约人完成了脱贫。 受到交通、土地及环境的制约,李家村的发展显得十分缓慢,经济发展有些迟滞,但扶贫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在郝益同志到岗到位后,立即带领全村群众投入到扶贫开发建设中。 相对于干了7、8年公安工作的得心应手,郝益感到“第一书记”的工作更加操心,肩上的担子,也更加有份量,他要时刻挂念着老百姓增收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同时要解决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问题。 摸清李家村“家底”是开展工作第一步,积极与村组干部对接,深入开展走访。既走村入户,又下到田间地头,努力与群众打成一片,积极宣讲各项惠民帮扶政策,认真倾听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李家村最大的困难俨然是交通问题,为此,郝益奔走在乡政府、交通、扶贫等部门,终于,在乡镇干部、分局领导的多方支持下,经过多方协调争取,区交通局下拨专项资金37.5万,提升主干道,改造后的路面宽达4.5米,极大增强道路通行能力。区移民扶贫局下拨专项资金40万,新建产业路,近1.12公里,将道路延伸至田间地头,为促进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道路通畅了,出行条件改善了,但是村民增收还缺乏产业支柱,对此,郝益同志联合村组干部走村入户,扎实调研,用入户走访、座谈会、坝坝会、党员大会等方式,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收集党员群众意见建议50余条,梳理、汇总,并初选核桃、有机蔬菜、蓝莓等意见相对集中的产业项目。 村民王文明已50多岁了,前年在爬树摘果子时不小心从树上摔下,致使腰、腿等多处受伤,治疗结束后,落下了残疾,加之大女儿远嫁她乡,二女儿尚在职业高中就读,无法再进行重体力劳动,生活确实较为困难。郝益同志积极想办法、出主意,首先就想到了为其争取低保。在询问相关部门后,得知王文明父亲也在申请低保,目前只能批准一个。为此,郝益将此事汇报公安分局领导,并跟随公安分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分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石雅生同志一道多次前往民政部门,详细反映王文明困难,在民政部门的支持下,王文明的低保被很快批准了。在得知自己获得低保后,王文明十分激动,握着郝益书记的手连声道谢,周围群众也是赞不绝口。 “精准扶贫”带动着整个李家村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第一书记,真蹲实住,就能接地气。真抓实干,就能喝群众打成一片,这样做,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就能够实现。目前,经过郝益同志的努力,李家村全村通组道路已打通,种植优质核桃已达亩。 赞赏 长按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招聘设计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