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砖,在中国古代为最早的陶器之一,然而在一般人的想像中,总以为是房屋之砖。其实并不尽然,房屋之砖固有,但多数乃为墓穴装饰之用砖。房砖光素无纹,有纹、字者,均属墓砖,而今将其统称为画像砖。画像砖一直为学界、艺界、藏界所珍视,甚至其拓片也成为一纸难求的“宝物”,许多儒雅名士收罗品题。画像砖起源战国,成熟在秦,工于汉。在我国古代,人们相信人死后其灵魂不死,死亡是因灵魂离开躯体而他往的结果,人死后都要厚葬,这样灵魂可以升天。画像砖就是当时厚葬风俗的产物。这一时期,墓葬由战国的木椁墓逐渐演变成砖石墓室,因此,人们用素砖、空心砖来修建墓室,用画像砖来装饰墓室。特别是在汉代,由于道教神仙思想盛行,对汉代丧葬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汉代画像砖是古代雕刻、绘画和书法相结合的艺术珍品,它与画像石一起构成了汉代绘画艺术的双璧。

可以说这么说:一块汉砖,就是一种文化,你能从中听得见远古金戈铁马的厮杀,即使是轻描淡写的纹饰,它也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辉煌。

有“汉代文物之乡”美誉的雅安,文物是颇多的,能走入平常百姓中的却不多,但汉砖却例外。

狩猎图(汉砖宝兴)

雅安,古属青衣羌国,是古代南丝绸之路要冲,秦、汉时期西南边陲的要隘,蜀郡西部的边防重镇,境内人类遗存非常丰富。仅发掘出土的汉代文物就有3万余件,珍贵文物3千余件套,不仅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价值,还可补证史书记载的缺漏。在众多的文物中,内涵丰富的汉砖,已进入人们的收藏之列。

“平民化”的雅安汉砖,主要分布在芦山、宝兴、荥经。目前已发掘出土的汉砖数量有余匹,从其不同的纹饰,不同的释号、不同型制的类称达多种,分散存藏在各区县博物馆和民间,至于尚埋藏在地下的,更是无法估量。

雅安汉砖有别于四川其它地区的汉砖,主要为陶制墓砖,铺砌于墓的底部、四壁和斗拱。在砖的一侧或两侧留存有不同的文字纪年、纹饰画像,呈现出芦山纪年砖,宝兴画像砖,荥经吉祥语砖的地方风格和特色。

苍劲古朴的纪年砖

据考汉砖镌刻年号的,传世极少。我国最早的为“五凤二年(前56年)”砖(钱定一藏),当年翁方纲看到“五凤三年”砖而喜作《五凤三年考》,可见纪年砖的名贵,而雅安纪年砖却是相当之丰富。

纪年砖,是考古断代的重要依据,也是探讨书法艺术演变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当然就更具收藏价值了。雅安这种纪年砖多为汉隶、草隶,有的介于篆隶和隶楷之间。砖上铭文皆为模印阳文,单行竖排,个别为双行竖排或兼有图案装饰。铭文在梯形砖或长方砖一侧棱面上,一般长17—29厘米,宽5—8厘米,经近0年的风雨侵蚀,至今发掘出土的仍清晰可见的有最早的明帝“永平十五年八月造”砖(公元72年,荥经出土),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章帝“元和三年八造”(公元86),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元兴元年(公元),安帝永初元年(公元),延光元年(公元);顺帝永和二年(公元),灵帝熹平三年(公元),最晚至中平二年(公元年)。这些纪年砖前后整整记录了余年的史实,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在这段时间中,是雅安盛行制作纪年砖的时期。有的不仅以皇帝的年号来记载着制砖的年、月、日时间,并有十分珍贵的“永元八年六月都尉府造”字样的汉砖,明确地补正了蜀郡西部都府治地所在。

永平十五年八月造(荥经)永元三年造(芦山)永元八年作(宝兴)

雅安纪年砖字形苍劲古朴,书写流畅庄重。如“永平十八年”阳文框边装饰,结体方整,书风淳厚、古朴大气,最妙不过的是几乎不用波挑,但隶书特征,体势全在。再如“永平十五年八月造”阳文反书八字,无图案装饰,体在篆隶、草隶之间,结体浑穆宽博,书风醇厚质朴。迥异其趣的是“造”字之走之底,与“永”字的捺笔形成上下呼应、与其它铭文构成平奇之势。笔韵颇具草书章法之构成,笔力气贯砖底,气势与汉代艺术的浪漫主义色彩一脉相承。

建初八年造(拓片)永平十八年造(拓片)

形象逼真的画象砖

这部份画象汉砖有模印的禽兽、鱼、龟、鸟、虫、日月、车马、房屋、钱币等图案的,有反映生活生产内容的。形象逼真,线条刚劲,刀法细腻,是研究汉代绘画艺术的实物资料。如《放牧图》、《狩猎图》、《马猴戏斗图》、《龙》等。

放牧图(汉砖宝兴)

《放牧图》砖长棱30厘米,短棱25厘米,高25厘米。厚7厘米,重9公斤。短棱饰有几何纹,浅浮雕画像是用印模压制在梯形砖长棱上,表现的是一个头戴帽身穿裙的牧人,牵一只昂首竖耳的猎犬正从牛栏中赶牛出牧,三头牛各具姿态。画面布局匀称,人物形象清秀,人畜比例得当,动态生动,刻画细腻。《狩猎图》画像砖,在37.5x20厘米的弧形短棱上刻一狩猎人,正张弓搭箭追猎一群奔逃的野兽,但见兽群中一兽已中箭倒地。此砖长棱平直素面,画像为模印突线纹,线条简洁粗犷,着重写意,活泼生动,趣味盎然。

这部分画像砖中还有刻画钱币图案的,有“大泉五十”、“大布黄千”、“五铢”、“货布”等的纹样。用钱币作图案是祈求死后世界的富裕。如这块“五铢钱纹”,钱形锈蚀其上,晕出一片青锈,犹如从历史的缝隙里射出的一丝光亮,让人嗅到一缕悠远的气息。

五铢钱纹

由此可见雅安在汉时的市场经济是繁荣昌盛的,商贸事业也是兴旺发达的,为研究汉代社会经济提供了确凿的史料。

粗犷流畅的几何纹砖

鱼纹拓片(芦山)

这类几何纹砖很多,有多种不同式样,诸如乳钉纹、十字纹、米格纹、菱形方格纹、平行线纹、欹斜纹、回纹、太阳纹、鱼形纹……纹式丰富多样、变化多端,显出生机盎然,浑厚纯朴,带着浓郁的浪漫色彩。雅安几何纹砖,有朴实大方、优美而富于变化的纯几何纹样组成的图案;有形象生动的自然纹样组成的图案;有几何形和自然形相结合的图案。有动静自然结合,有寓意吉祥与一般的装饰相结合。艺术上采用对称、均衡、调和、大小、粗细、虚实、强弱、高低、疏密、呼应等对比手法。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图案多以抽象表现,但线条流畅飘荡、节奏感强、布局均衡,艺术风格简洁、粗犷、精纯、清新、独特,给人以富于秩序感、节奏感和韵律感。

这些几何纹砖,就像一幅满含灵性的画,一曲凝固却酣畅流转的音乐,一首古韵十足祈愿未来的诗歌,以独特隽永的形式,以寓意、象征、假借等含蓄、比喻的手法,表达人们的理想和向往。如鱼形图案,在当时是极为流行的一种时尚,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祈望。。

庄重古雅的吉语砖

吉祥语砖,是了解汉民俗及汉文化史的重要资料,而且大部分吉语砖都制作精美,有精美的装饰字体或花纹,有些与汉代的封泥、印玺一脉相承。这种装饰性在以后的各个时期都得到继承和延续,是收藏者倾心集藏的古物。吉语砖集中出土于荥经。如“千万岁”砖就有两种,为砖边饰方廓,阳文模印,“千万岁”三字正文竖排在砖的棱面上。一种为长20厘米,宽6厘米,字划纤细,篆转隶体;另一种为长21.5厘米,宽7厘米,隶书,字笔粗直方折。再如模印阳文“安定”砖,“安定”二字在砖棱面中段,隶书竖排。字呈方形,长25厘米,宽6厘米,砖边无框饰。

千万岁(荥经)安定(荥经)

吉语砖在其他区县虽不多见,但汉源出土的“后人千万”砖,当属雅安吉语砖的又一精品。其铭文苍劲古朴,雄厚庄重典雅,用笔精炼,绝非一般工匠所能。尤其称道的是芦山出土吉语砖“未央大德后世长乐”最具特色:篆隶结合,纵横舒展、大小随意、平奇相间,结体宽博、端庄厚朴中兼具灵动,布局疏密有致,笔划收放自如,笔力浑穆,极尽变化之能事。其书风淳厚,古朴大气。

未央大德后世长乐(芦山)后人千万(汉源)

这些各式各样的雅安汉砖,描绘的是古人生活与心灵的图式,模刻的是与先人对话的路径,承载的是对逝去生命的祈祷和祝福。自汉至今已近0年,它虽历风雨沉沦,苍桑变幻,但砖坚硬若石,砖块无损完整,砖色明晰未变。而且更为特别的是,它依据汉墓的底、壁、拱等用途制作出方形、矩形、条形、梯形、楔形等,或上薄下厚,或下削上丰的各种型制。这种适合不同需要的各类型砖,是经能工巧匠们的精心设计、制模、造作、压坯、阴干等等工序流程,再入窑烧制而成。凝聚着古代技艺师们的劳动结晶和成果,给我们留下这批丰硕的两千年灿烂的地域文化遗产。

文章来源:雅景心安

文章精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这里,我们感谢各位朋友一路以来的相伴,欢迎大家为我们提供宝贵意见。同时,也欢迎大家







































白癜风医院杭州哪家好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费用少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anzx.com/yasxc/6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