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雅安 从芦山白伙等灾后重建旅游新村到碧峰峡等精品景区,从名山牛碾坪茶旅综合体到宝兴硗碛藏寨·神木垒等地,三年灾后重建后的首个国庆黄金周,全市旅游市场持续火爆。 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旅游产业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迈入“后重建时代”的雅安,重建成果正转化为旅游产品,生态资源正转化为旅游经济,为建设以大熊猫文化为特色的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打下坚实基础。 美丽的硗碛湖像翡翠一样镶嵌在夹金山脚,成为大量游客自驾前往的好去处。 吸睛又吸金 灾后重建新村向旅游新村转化 “想吃什么蔬菜就随手摘,这些全部是生态产品,无污染的美味。”10月4日一大早,不少游客已经到了天全县始阳镇凤翔新民小区,在居民高绍康家门前的微菜园里,正有游客采摘蔬菜。 这个国庆假期,让初当民宿老板的高绍康,尝到了甜头。他所居住的凤翔新民小区,地处国道线,在重建后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民宿旅游”发展项目在今年年初落户小区后,瞄准旅游发展“钱景”,高绍康和当地不少长年在外务工的居民,纷纷利用闲置房屋办起了民宿旅游。 不只是凤翔新民小区,龙门古镇、硗碛藏寨、花海果乡、南天新镇、余家村、杨开新村、蒙山新村、周坪新村、紫石关村、雪山村、戴维新村、孟获村等一批幸福美丽新村,在“黄金周”期间成了我市旅游一大热点,原本偏僻的小山村,现在陆续建设完善了休闲公园、骑行绿道等,灾后重建新村正向旅游新村转化。 5日,阳光洒在名山区红草坪万亩观光茶园里,来自重庆的李松一家,骑着租来的双人自行车,慢慢穿行在中国至美茶园绿道上,饱览旖旎风光:“这里太美了,这趟没白来。” 借助生态茶产业文化旅游经济走廊,名山区在节日期间推出了“红草坪燕京啤酒节”和“牛碾坪国际骑游活动”,被众多游客点赞;除此之外,各县(区)依托果蔬产业、果药产业文化旅游经济走廊,拓展旅游业态,推出了熊猫生态旅游路线、茶文化及茶马古道旅游线路、精品乡村旅游体验线路等,雨城区的藏茶节、上里古镇景区“古今穿越活动”,宝兴县的硗碛藏寨·神木垒景区篝火晚会、锅庄舞会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游玩活动,成为游客了解我市灾后恢复重建的途径。 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3条生态文化旅游经济走廊,我市以重建幸福美丽新村和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为基础,深入推进生态、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强县、特色乡镇、精品村寨、特色业态经营点、星级农家乐加快创建,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实现现代农业园区、新型农业社区、乡村旅游景区“三区合一”,我市农旅结合的重建新探索,还创建成为全国首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 夯实基础 精品景区建设步伐加快 “现在到宝兴就比以前方便多了。”市民李琴和朋友约好,在国庆期间自驾到达瓦更扎“吸氧洗肺”,从雅安出发,沿着重建好的国道线到了芦山,一路路况良好,道路两旁美景美不胜收,约70分钟车程,宝兴尽在眼前。 国道线是我市交通重建项目之一。3年灾后重建中,我市不断地改善全域软件和硬件设施水平,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高标准建好旅游公路,大力完善自驾游车服务体系,完善星级酒店、农家乐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目前,全市36个旅游重建项目已经全部完工,项目总投资为19.3亿元,极大提升了全市旅游基础设施水平。 作为生态资源大市,如何推动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把重建重点打造成旅游亮点,是摆在我市面前的一道“考题”。 围绕大熊猫文化为特色的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创建目标,我市加快精品旅游景区建设的步伐。全市已拥有14家4A级旅游景区,比震前增长了两倍多,名列全省前列,实现全市8县(区)都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不仅如此,我市连续三年确定为旅游项目工作年,吸引民营资本,仅年签约旅游项目12个,签约金额.5亿元。东方园林、能投、中业集团等一批投资商入驻我市,打造碧峰峡、开发牛背山、建设龙苍沟休闲度假旅游,雨城凤鸣花药谷、飞仙多功、天全水城、探路者雅安滑雪场、达瓦更扎、轿顶山、王岗坪等一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康养旅游和乡村旅游,通过加快建设大熊猫旅游核心区、强力推进国际熊猫城建设、全面打响国际大熊猫旅游品牌,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精品旅游景区建设,同时以项目工作为抓手,实施旅游投资百亿工程,统筹推进旅游景区、旅游村镇、旅游交通、旅游环境、配套设施建设。”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透露,通过多措并举,将持续提升“熊猫家源·世界茶源”影响力和美誉度。 记者张婧 图据网络 记得扫一扫丝白软膏治白癜风好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