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碧峰峡的吊脚楼

许多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会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如昨日重现一般,让你觉得不可思议。比如这次来雅安,无论如何我也不会想到会遇见当年吊脚楼的房东,并且再次住在了这座吊脚楼里。

碧峰峡的吊脚楼

年4月,我和若尘曾经来到碧峰峡,就住在这里。

我们乘一辆面包车到了碧峰峡。正准备去窗口买票,却被一男一女两个自称在景区内开农家园的人拦住,看看他俩面容和善,言语诚恳,价钱也合适,于是我和若尘没有买门票,便随房东一起徒步进入景区。

路上,女房东告诉我们,住在她家,可以享受到免费游览部分景点的特权。

吊脚楼农家园离景区大门很近,在一片曲径通幽的山林后面,两层木板小楼别具特色,很像苗族民居的风格。园中有一避雨亭,门前是一片葱郁的竹林。前后院十多间客房全都是空的。我们选择了二楼拐角的一间,交了房钱之后,顾不上吃饭,就急不可耐地想去峡谷里转转。

女房东领着我们,顺着山里的小路进入大峡谷,在一个岔路口买了几个茶叶蛋,卖茶叶蛋的婆婆身后的峭壁下,端坐着一个中年男子。

房东领我们从原路返回,指着左手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说:“你们从这里上去可以看雅女园、壁峰寺,这些景点都是免费的,没有人管。从左侧的台阶向下走就能进入大峡谷,可以看到峡谷的部分景点,进峡谷是要门票的。明天你再买票进峡谷的话,就可以走另外一条路直接去熊猫园,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刚才拐弯处你们看到的那个男人,就是专门收验门票的工作人员,下午五点半之后,他就下班了,到那时你们再下去,记住不要走的太远,逛完一些景点之后再从原路返回”。

我和若尘沿着石板铺设的台阶在郁郁葱葱的山中行进,爬上了碧峰峡景区的制高点碧峰寺,满怀虔诚地给菩萨敬完香。从山上下来,看看时间尚早,便在雅女园坐等时间。

看看时间已过五点,心想守在谷口的那位大爷肯定早己提前下班。从雅女园下来,未曾想他正巧从峡谷中上来,与我们迎面撞上。我们佯装观景,坐在了台阶旁的石凳上,没想到,他又慢腾腾转身走了回去。

我对若尘道:“看来我们来早了,只好先去别处转转,等他下班之后再来”。我俩说笑着重新返回雅女园,在园门口一直熬到五点四十。心想那位执着的家伙这会说什么也应该下班了,于是径直往谷中走来,不料却在刚才遇到的地方又一次与那人“峡路相逢”。若尘小声嘀咕道:“管他呢,咱们直接往下走,看他说点啥?”“就是,等他说话了再与他理沦”。我俩旁若无人地顺着阶梯往下走,与他擦肩而过时,他只用奇怪的眼神瞟了我们一眼,并没有言语。于是我们俩一路下到谷底。

难怪此处有人把守,原来谷底风光无限。奇异的风景让我和若尘目不暇接,兴奋的忘记了身处幽暗的峡谷之中。途中偶尔蹦出一只松鼠或一只不知名的小鸟,惊的若尘发出一声声尖叫。

走着走着,我敏锐地感觉到,在这幽暗的深谷中一双幽灵一样的眼睛在窥视着我们。我对若尘说:“我感觉背后有人,如果没猜错,那个执着的家伙一直在跟踪着我们”。若尘惊愕道:“不会吧,你是不是又犯职业病了?”“但愿是我的错觉。”说完我俩继续沿着飞瀑湍溪一路向前走去。当走到“飞流双瀑”景点时,身后的怪石中突然跳出一个人来,大声问道:“你们的门票呢?拿出来让我看看!”“我们住在景区,没人告诉我们这里需要门票”“这儿是景区,那能不要门票?你们什么也别说,继续往前走,跟我去补票”“反正明天我们还要进峡谷的,补票也无妨,售票的地方远吗?”“没多远,最多还有十分钟就到”,他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说。

走了约莫两个十分钟,看看前方,依然没有尽头。越想越不对劲。既然是“峡路相逢”,干吗非要听你的?想到这,我停住了脚步,转身冲着催我向前走的男子反问道:“你是干什么的?凭什么我就该跟你走?”这人用手掀起胸前的一个条形的小徽章对我说:“我是景区的工作人员,早上你买茶蛋时我就坐在路口,你难道没有看到我吗?”“我是看到你没错,可是你并没有告诉我你是干什么的?我还以为你也是买茶叶蛋的?”“胡说,你难道没有看到我胸前的牌牌吗?”“你离的那么远,我怎么能看得到呢?再说既然要收门票,就应当在路口立块牌子!刚才我从你身边走过时你完全可以提醒我一声。等我进来了你又在后边悄悄跟着我,是不是专门等着罚款啊?”他被我一连串的质问搞得有些晕,半天说不出话来。

“放心吧,我不会赖帐,明天会去补票的。我来这里就是专门来看大峡谷的,明天买了票还从你这里进峡谷,到时咱们还会见面的”。见我振振有词,身体也比他魁梧许多,他马上改变了态度,嗫嚅道:“我相信你,希望你说到做到!”我和若尘摆脱了他的纠缠之后,沿原路返回。

路上,若尘感叹道:“真让你说着了,没想到他真的跟来了,你别说,他也够敬业的。”“过了下班时间不走,他脑子有病啊?他这不是敬业,这叫靠山吃山,想乘机讹上一笔,如果我们向他求情就正中了他的圈套。”“不会吧?你怎么总把人想这么坏?”若尘说的没错,我总把人想的很坏,而她总把人想的太好。

峡谷里越来越暗,我们一路小跑着,回到了吊脚楼。

碧峰峡的吊脚楼

从峡谷里出来时,一路上细雨绵绵。刚刚回到吊脚楼雨亭下坐定,大雨瞬时倾盆而下。若尘说,多亏了那位执着的工作人员,如果不是他,我们早变成落汤鸡了。

房东见我俩回来,手里提着一条我们进山前预定的雅鱼让我俩过目,鱼看上去很普通,我说:“这雅鱼看上去和常见的鲤鱼差不多嘛”,房东说:“你用手摸摸,这鱼乍看上去有鳞,其实是没有鳞的,和黄鳝差不多”。

雅安有雨城的美誉。素有“三雅”堪称三绝,即:雅雨、雅鱼、雅女。有游客赞曰:不浴雅雨意未尽,不尝雅鱼憾终身,不睹雅女枉为人。

雨越下越大,我和若尘静静地坐在院中的雨亭下,房东家的小狗静静地卧在我的脚边,昂首注视着我,一动也不动,眼神充满了温柔。我笑着对若尘说,我从没见过这么友善的狗。

不一会儿,饭菜就做好了,一盘炒腊肉,一盘炒山笋,一盘野芹菜,一个沙锅炖雅鱼。为了证明我们吃到的是名副其实的“雅鱼”,房东将鱼端上桌之后,特意将鱼头夹在了我的碗里,从鱼头中抽出一根牙签长短的骨头来,其形状酷似一把宝剑。他说辨别雅鱼真假关键要看鱼的脑袋里是否藏着这把宝剑。他问我们要不要进屋用餐,我说院中最好。房东笑道:“雨中更有情调。”他向我们推荐本地产的白酒,我说就喝你家用野山枣泡得药酒。房东为我和若尘用三两的大杯满满斟了两杯,我问他:“这酒多少度?”他自豪地说:“50度,不过你放心,酒是我家的高梁酿的,不醉人”。

那天,我和若尘坐在这陌生大山里的小院里,听着“雅雨”敲打木楼的声音,品着山中地道的“雅鱼”,饮着山里人自己酿的“雅酒”,勾起了我和若尘的“雅兴”,平日里不胜酒力的我也有了些许的“雅量”。

蒙蒙细雨中,蒙胧的灯光下,我和若尘的心贴得很近。我说:来之前我就想象着要到这样一个地方,这个吊脚楼正是我梦中到过的地方。若尘说:“是啊!这里真好,我也非常喜欢。”夜里雨很大,我们在巴山夜雨中入梦。

贪多了美食佳肴,肚子却无福消受。半夜醒来,脚踩在楼板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檐外的雨仍在下着,只是比先前小了许多。进门时惊动了若尘,她迷迷糊糊中说道:“你可好,躺倒就扯起了呼鲁,我却一直没睡着,房顶上一宿都有动静。”正说着,房顶上便发出阵阵踩踏的声音,像是有人从房顶跑过。佃听之后,方才听出是野猫、松鼠一类的小动物从房顶经过。

于是我宽慰她:“是山里小动物的声音,不用怕,早点睡吧。”若尘听罢,不一会便发出均匀的鼾声,而我却被这频现于头顶之上奇怪的脚步声折磨的再也无法入眠。

碧峰峡的吊脚楼

碧峰峡的吊脚楼,给我和若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若尘时常和朋友谈起在那次难忘的旅行。对她来说,碧峰峡不但很浪漫,而且富有诗意。

年4月20日,雅安发生7.0级地震,我们曾为吊脚楼和它的主人担心,默默地为他们一家人祈福,我用诗歌表达过当时的心情。

今夜,地震波从我的心头掠过

我想起了碧峰峡

想起若尘心中最完美的那次旅行

那年,我们离开成都

第一站就选择了雅安

在碧峰峡景区

遇到了一位

容貌憨拙的农妇

她把我们引到她家

一个半山腰的吊脚楼

屋后是茂密的竹林

雅河从屋前的峡谷里流过

傍晚,山雨下得很大

我们坐在小院的雨亭下

房东家的小狗

静静地卧在我脚边

昂首注视着我

眼睛里充满了温柔

我对若尘说

我从未见过这么友善的狗

腊肉、山笋、野芹菜

沙锅炖“雅鱼”

还有野山枣酿成的酒

我们在小院的雨亭下

聆听“雅雨”敲打木楼的声音

房东从鱼头里抽出一根酷似宝剑的骨头

他说这把剑是辨别“雅鱼”真伪的法宝

如今它却刺在了我的心上

让我感到撕心裂肺般的痛

蒙胧的灯光下

我用迷离的醉眼凝视着我的妻子

若尘说,我的眼神很像房东家的那条狗

夜里,小木楼吱吱作响

屋顶有野兽出没

若尘却说,那一夜她睡的很好

离别时,房东依依不舍

我和若尘都说,我们还会来的

今夜,若尘从北京打来电话

她说,地震波正从她的心头掠过

她想念碧峰峡

和吊脚楼里那位善良的房东

时隔六年,回到碧峰峡,看到吊脚楼依然还在,房东一家一切安好,我和若尘甚感欣慰。

碧峰峡的吊脚楼

来之前,阿香的同学帮我们推荐了一个农家园,我们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个,在成都候车时分别打了电话,谈了价钱,打算到了碧峰峡之后再与他们联系。没有想到,中巴车刚到游客中心门口,在拉客的人群中,我一眼就认出了吊脚楼的老板娘。车还没有停稳,一位中等身材的男人就上了车,递给阿娟一张农家院的宣传册,阿娟立刻转身把册子递给我,惊喜地对我说:老宋,这家旅馆的名字叫吊脚楼,你看看是不是当年你们住过的那家?

接过册子,我眼睛一亮。再看看车上的老板,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问,这里有几个叫吊脚楼的旅馆?只有我们一家叫吊脚楼。老板肯定地回答。我又指着车外问,那个胖胖的女人是你爱人吧?他又回答,没错啊。我说,你可比以前胖多了。精明的老板见遇上了回头客,一边和我寒暄一边吩咐司机直接把车开到景区门口。招呼我们搬下行李,上了他停在门外的中巴车。

到了吊脚楼,木讷的若尘这才认出了我们当年住过的房间,老王,阿娟,阿香都很喜欢这里。当年的独幢吊脚楼,如今已经围成了凹字形,从前的几间客房已经发展到今天的上下两层楼,28间客房,规模比从前大了许多。那片茂密的小竹林已经被一幢砖木结构的客房所取代,从前的老木屋都配上了独立的卫生间。房东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家里还添了人口,漂亮的儿媳妇怀里抱着4个月大的孙女。去深圳打工的儿子也被叫了回来,家里生意好,需要帮手。老板娘还是当年的样子,只是气色好了许多,当年那位魔鬼身材的老板如今也有了啤酒肚。

老板领着我们在新客房和老客房都转一了圈,让我们自己选择,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二楼旧屋改造成的一间大套房。堂屋正中摆着一个机麻桌,周围四个标间。阿香胆小,若尘陪她睡靠院子的一间,老王夫妇和她俩对门,我住老王隔壁。

安排好住处后,我们去近处的峡谷转了一圈,回来不一会儿,天上就下起了小雨。今天是老王的生日,老板娘专门为他下了一碗长寿面。为给老王过生日,我们提高了晚餐的标准,腊肉、山笋、野芹菜,沙锅炖“雅鱼”,还有野山枣酿成的酒。只可惜当年的雨亭已不存在,我们只好躲进客厅聆听雅雨敲打木楼的声音。老板的儿媳从鱼头里抽出一根酷似宝剑的骨头,告诉我们这是辨别真伪的关键。看着这熟悉的一幕,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慨。

碧峰峡的吊脚楼

回到吊角楼,空气里雨的味道还是六年前的味道,老板娘亲手做的饭菜还和六年前一样鲜香可口,我们坐在一楼的客厅里,赏着雅雨,品着雅鱼,共同举杯,祝老王生日快乐,祝我们的友谊像碧峰峡谷一样长久。

在碧峰峡的三天里,我们浏览了大熊猫基地,徒步穿越大峡谷,参加篝火晚会。山里氧气充足,睡觉解乏,走再多的路也不觉得累。

俗话说“心里无事是贵人”。每天,在鸡叫和鸟呜中醒来。一夜的雅雨把整座大山都冲洗的干干净净,漫步其中,你什么也不用做,只需要畅开自己的胸怀,大口大口地呼吸就足够了。

老板和老板娘每天都穿梭在游客中心和吊角楼之间。他自己出资修建了一条通往吊角楼的公路,与景区的盘山公路相连接,吊角楼里每晚都会有新的客人入住。

第二天,由于木屋卫生间小,洗漱不太方便,我们要求换到对面新客房的二楼住。老板说二楼已经被几位要来包月的客人预订了,于是我们搬到了一楼。

当天下午,吊角楼迎来了老板所说的“贵客”,四个50岁开外、身材微胖的男人和四个20岁上下、年轻美貌的女人。老板对他们很殷勤,每天早上都要陪四个男人上山跑步。吃完早餐后,男人一整天都在院子里“斗地主”,四个浓妆艳抹的女人无精打采地依偎在“男人”身边,表情木然。夜幕降临后,她们就像还了魂似的,在院子里窜来窜去,把修长的腿搭在板凳上修理着脚指甲,靠在墙角没完没了地打电话。当天傍晚,我们在院子里玩“干瞪眼”,四个年轻女人都回了自己的房间,天黑之后,其中一个走出了房间,坐在门前的躺椅上,望着天发呆。我回头看了一眼,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一张青白的脸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阴冷的光,像极了我在张家界“魅力湘西”舞台上见过的僵尸。我问阿娟她们,最近是不是流行僵尸妆?阿娟说,什么呀,只听说过烟熏妆,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僵尸妆。我说,你们回头看看身后的那个女人。三个女人回过头,脸上均露出恐怖的表情。阿香说,经常熬夜脸色就会发青,她又涂了厚厚的一层粉,就成了现在这副德性。

碧峰峡的吊脚楼

第四天早上,我们打算离开,把下一站的目标锁定在上里古镇。老板陪“贵客”上山去健身了,女人们还在房间里睡觉,吃早饭时,秋香的笑声过于爽朗,二楼窗口伸出一个蓬乱的脑袋,用川音嘟囔了一句,嫌我们惊扰了她的好梦。我把食指放在唇边,做了一个“嘘”的动作,大家彼此会心的一笑。

老板娘让她儿子开车送我们去游客中心,我问能否直接送我们去上里,让他开个价。他笑着答应却不敢做主,跑回去问他娘。老板娘是个念旧的人,给的价格很有人情味。谈妥了价格后,我们直奔上里古镇。

坐在司助位置上,我和“小房东”聊了起来。我们来那年,他还在上中学,如今已经成家立业,和媳妇一起,帮助父母打点山庄的生意。这个身材瘦长的年轻人,看上去很朴实,身上还保留着少年才有的差涩。

见他比较靠谱,我问他家在上里古镇是否有开客栈的亲戚,如果有就直接送我们过去,省得我们再去找客栈。

他高兴地说,有啊,我姐夫家就在古镇开客栈,而且是在镇中心的韩家大院里,条件很不错。

当我们问起价格时,他笑着拿起了电话,再次询问母亲。见住宿与吊角楼价格差不多,我们便接受了他的建议,决定去他姐夫家住。

碧峰峡的吊脚楼

大约20分钟的样子,我们经过下里、中里两个镇子之后,到达了上里古镇。停车场就在市中心韩家大院对面。

韩家大院是古镇里唯一一个收费的景点,韩家的后人守在大门口,进去参观的人每人需交3元钱。

韩家世代经商,积聚了大量钱财,置办了不少房产。在上里古镇保存完好的韩家建筑群有两处,一位于四家村,一位于古镇内。

位于古镇内的韩家建筑群被称为“韩家大院”,韩家大院的面积很大,解放前曾是当地的镇公所。

老板娘的儿子给把门的说了一下,带我们穿过几重深宅大院之后,进入他姐夫家。

大院内有好几进院子,厅堂中供奉着韩家先人的雕塑,墙壁上书写着韩家的祖训。大院雕梁画栋,曲径通幽,院里有院。步入其中,不仅让人联想起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中的深宅大院。

客栈名曰银杏苑,因院子中央有一棵高大的古银杏树而得名,客栈不大,围绕着银杏树依山而建,三层木制阁楼庄重典雅,于宅院浑然一体。在银杏苑老板娘的推荐下,我们选择了二楼的二个房间。我和老王住在靠楼梯口的第一间,推开窗户既是山景。洗完澡,躺在床上,窗外的松树上有一只肥硕的小松鼠,在枝头上窜上窜下,这小精灵无拘无束的样子深深吸引着我……

在上里古镇,白天,我们一起逛街,吃饭,在河边聊天,晚上,在老王的鼾声中安然入眠。一觉醒来,隔壁写生的女孩拉开了窗帘,古银杏树的树枝蔓过栏杆,伸到客房的窗前,树叶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温柔的光。若尘,阿香,阿娟和老王陆续起床,我们悠闲地坐在走廊的沙发上,聊了会天,大家商量着,是走还是再住一宿。

咱们去蒙顶山吧,山上一定比古镇更凉爽。

于是,我们一人吃了一碗韩记哒哒面,在街边花元钱包了一辆中巴车,上了蒙顶山。

不当你的世界只作你的肩膀

老宋的微世界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老宋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







































白癜风能控制吗
去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anzx.com/yasly/3656.html

------分隔线----------------------------